5/10焦作培訓陳小旺大師與學員問答紀實

本篇由弟子謝尚軒 恭錄 2016.05.17

所有的太極拳書都可以看到有鬆肩、沉肘、含胸、塌腰、開胯、屈膝~
有的講收臀有的講泛臀~
這些話講的都對~可是呢~都沒法用~
因為他沒有度~
對講他對都對~有用沒有用呢~沒法用~
他沒有度~
本意沒錯~但是沒法用~

鬆肩沉肘~含胸~
說的都對~但不知道含多少~
所有的要求都是服務一個地方….”丹田為核心”

所有的要求就像畫條龍
這個要求沒有了度就等於這條龍沒有了眼睛
這個龍的眼睛是什麼就是我們要講的度

到底以什麼地方為準呢?
以符合丹田為核心為準

什麼叫做盪襠?
襠與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力量不平衡過於低~
就沒有力量了~

我們人體每個部位哪個部位運動~
人不能夠一下就練到十分準確
太極拳的動作練了一輩子也不能練到百分之百~
這身體他能接受很大的誤差~
但是它有限度的
再不超過人接受的限度內都不會受傷
超過了接受的極限就要受傷了
受傷呢就是誤差過大

首先大家要明白
我們練的套路呢就像把煤和礦石放在爐裡頭燒
通過高溫流下來的鐵水,這鐵水是什麼?
就是我們要練的運動體系
傳統的說法呢!叫做小成
三年一小成~什麼是小成呢?
由大圈到中圈到小圈
大圈不是大架也不是小架
圈是指形成這個運動體系
不管什麼套路新架老架沒有關係
通過了懶扎衣~單鞭~把身體練成了運動體系
明白了運動體系以丹田為核心一動全動節節貫穿一氣貫通

首先明白了這點
進一步才能明確我們存在的誤差
如果不知道標準~不知道誤差~
以誤傳誤~背道而馳~
如果明確了標準~又明確了我們存在的誤差~
一遍一遍的練~縮小誤差
誤差縮小了~氣的流量就增大了~
增大到百分之四十一準確~運動體系就形成了
這個方法要下功夫
一遍一遍的練~縮小誤差~
一遍一遍的練~進一步形成運動體系
這就叫下功夫

如果不明白這個標準(目標)
不知道什麼叫做誤差
就白下功夫了~或者是背道而馳
最要明確的就是怎麼形成這個運動體系
陳家溝的太極拳
不管是再有名或沒有名
不管練新架或是老架,或是什麼架都會
不等於傳承下來
那怕是只會一套拳或者是半套拳
你能練到這個層次能形成這個運動體系
套路是編出來的
會了很多套路~沒有這個層次~
就像把很多煤和礦石搬到高爐裡頭沒有點火
或是點了火了沒有達到這個高溫
學拳能夠學到百分之四十一形成了這個運動體系才能脫離老師
一星期學了個套路~會了~那倒不行~
通過這個拳架尋找這個運動體系~明確這個目標~發現我們自身的誤差~
縮小了誤差增加了氣的流量~
縮小了誤差接近了運動體系
等準確度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一

五層功夫~
第一層百分之二十~
第二層百分之四十~
百分之四十一就進入了第三層了,到百分之六十結束
百分之六十一就入第四層,到百分之八十結束
百分之八十一進入第五層
百分之百達不到,百分之九十或九十五能夠達到
百分之百沒有人能夠達到,對過去老前輩那是標榜而已
用功持久,終身不可盡其妙

我們的運動~血肉之軀~不能會沒有一點誤差的
車床上車的東西還會有一點點誤差的
我們人不可能沒有一點誤差的
百分之九十九十一九十五~可能~
百分之百是沒有辦法的
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來練拳~

我們練拳不是堅持不懈~不是刻苦訓練~
我們是一種追求~明確這個目標~
看哪邊不符合這個目標~來縮小這個誤差~
我們是一種追求~我們是一種興趣~
我們真正明白這個目標~通過這個拳架縮小誤差形成運動體系
大家把這點看清楚了你就有目標了

別光看看別人練拳架
一個八十多歲老先生告訴我~他一輩子都跟著他老師的拳架~
他告訴我的意思呢~就是他的比較對比較正~
但是真正告訴我的是什麼呢?練了一輩子拳不懂拳~
光是把煤和礦石往高爐裡頭扔不知道點火
光是模仿老師的拳架~不知道通過拳架在練什麼東西~
這個運動體系”以丹田為核心~一動全動~節節貫穿~一氣貫通~”
太極拳千變萬化~
倒過頭來講~萬法歸一
就是這一個運動體系

P.S:
此為師父口傳授課
在文字節錄上儘量不做更動保持師父講話原字及原意
故文章通順度不若文字編輯過的文章
由於場館內回音較大或有可能因為師父鄉音或現場雜音造成用字理解的不同,請多包涵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講座花絮

機關團體講座 – 東吳大學雙溪華語學堂

2018 第十場  – 新北市動健康系列講座

2018 第九場  – 開班講座

2018 第八場  – 校園講座 – 東吳大學雙溪華語講堂

2018 第七場  – 開班講座

2018 第六場  – 開班講座

2018 第五場  – 開班講座

2018 第四場  – 開班講座 –

2018 第三場  – 開班講座 –

2018 第二場  – 開班講座 –

2018 第一場  – 公益講座 –

2017 第四場 – 企業講座 – 台灣松下集團
2017 第三場 – 公益講座 –

2017 第二場 – 公益講座 –

2017 第一場  – 公益講座 –

2016 第六場  – 公益講座 –
2016-11-%e6%9d%bf%e9%81%8b%e8%ac%9b%e5%ba%a7-1
2016 第五場  – 公益講座 –
八月 - 中正
2016 第四場 – 公益講座 –
2016-7月-中正
2016 第三場  – 公益講座 –
六月 - 中正
2016 第二場  – 公益講座 –
五月 - 中正
2016 第一場 – 公益講座 –
四月 - 板橋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太極拳的快與慢

2016/04/19   謝尚軒

IMAG2538

太極拳在許多人的印象之中
似乎就是在公園裡面爺爺奶奶們慢慢打的一種拳
其實這裡面真的有太多對於太極拳認識上的誤解

太極拳動作及用法千變萬化
有陰也有陽,當然有慢也會有快
但無論快與慢,用勁原則跟道理其實不變,都是一樣的
所有動作也都是按這個道理及規律去運動的

簡單來說慢是為了快做準備
無論是站樁或是套路
“虛領頂勁,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松胯屈膝,開襠貴圓”基本的規範是一樣的
按照這個規範去做就可以達到縮小誤差的效果,得到正確的身法
但是許多人從預備式開始,往往就已經開始產生了誤差

什麼是誤差呢?
簡單來講就是動作做的不確實,有的時候丟,有的時候頂
沒有依照規範有不合適的地方。這就是誤差

什麼是太極拳的運動規律呢?
陳小旺老師說運動規律只有一個:以丹田為核心,一動全動,節節貫穿,一氣貫通
丹田不僅只於一個肚臍下三指幅的位置,重點是你的用法是否貫串、內氣是否貫通

動作越快越容易產生誤差
一快就容易發力,而在你還沒懂得基本規律前,發力都是拙力
若是在還沒弄清楚基本規律以前把拙力養成了習慣
那會影響健康,也影響練習
在不成熟的狀態下,動作越快誤差越大,所以需要緩慢的練習

陳小旺老師說過運動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縮小誤差的過程
懂得縮小誤差就叫下功夫,不懂得縮小誤差就叫白下功夫

“慢”在這成為了一種方法
透過緩慢的練習,我們可以在每個動作每個細節去注意
守住身法,確保了太極拳的運動規律
同時鍛鍊穩定我們的意志心性,又同時提高了我們身體的素質
這就是”慢”可以達到的效果,使我們的動作趨於正確

判斷太極拳的水準或質量,看的不是快慢、不是力的大小
用慢守住正確的身法,掌握運動規律的精準度,拳的質量就能獲得提升
我們在每次學習、糾正動作的同時,就是在感受和體悟太極拳的規律
套路動作雖然不一樣,但他們有共同的運動規律
通過反復的練習、體會、驗證,來達到我們的目的
哪天我們把握了這個規律,這個拳就是我們自己的了。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好文共享 : 太極拳運動能否用於抗憂鬱症

太極拳運動能否用於抗憂鬱症原文連結如下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研究員兼中醫藥臨床醫學研究組組長 沈郁強組長 著

太極拳不單單僅只是一項武術
就如同其發展源流,收納了武術.中醫.吐納(氣功).陰陽學說…..
在經過幾百年的實踐及反覆驗證中愈加彰顯其效果及價值
道理大家都懂,有益處的事物,相信大家都知道……
但最終能受益的人,僅僅會反映在能持續實踐的人身上

在這個什麼都大~什麼都快~什麼都要求精緻精準的時代~
一般人在身心靈上的負擔都比較大~久了自然容易有狀況~
在治療的同時大家都期待吃藥會好~
但殊不知相關的配套也很重要~需要家人的關心~生活細節的注意及改善~

就好像感冒了
雖然吃了感冒藥~ 但沒有穿暖和還一直喝冷飲~
大家覺得這樣感冒會好嗎?

中藥用方著重君臣佐使相互配伍
其實對於治療方法也是一樣
是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就要看有沒有找到對的方法了…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練拳的觀念

陳小旺大師口述
文字部分轉載於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新竹分會,此處僅做文字段落重新排版之處理

088A7895

有人說太極拳博大精深很難
但說難不難,像上學,一、二、三年級按步就班
開始學架子,本身自然是第一原則
架子的高、低,每次練習多少,以稍微累一點點可以,不主張太累、太難
好像吃飯一樣,早餐吃過四、五個小時再吃午餐,然候晚餐
按步就班,欲速則不達。

從盤架子開始,第一層記清路數,手往那,腳往那
先學會一個套路,熟練
然候解決拳架中的矛盾及誤差
那兒有不合乎動作的要求,要去克服那東西
縮小誤差,就是要下功夫
縮小到一定程度,一氣貫通,就叫打拳
打拳慢慢的打,緩和的動作可以讓氣一氣貫通。

剛開始練時動作慢一點、動作路線大一點,才能把氣弄通
如果走太快,就亂套了
就像剛學會腳踏車,大廣場,大馬路都騎得好
但遇到不好的路,小路一拐彎就翻了。
打拳也一樣,熟練以後不只大路騎得好,小路、碰到石子路也沒事。
拳要練好必須把拳練小,一步一步來
大圈練到中圈、小圈到無圈,內部的虛實變化外表看不見
圈就是勁,勁就是圈,勁是從圈裡的。
虛實轉換,一動全動,節節貫串,一氣貫通。
各種不同的角度的動作,金剛搗碓往前,懶扎衣往右,單鞭往左
從拳架中各種各樣不同角度的動作,來體會各種變化。

學拳的人喜歡問,這是怎麼用?那是怎麼用?
這有三點:
第一點,自己動腦。
第二點,自己運氣。
第三點,練拳時,無人如有人,沒人當有人練,練習如有人一樣,像實戰一樣。
所以練太極拳的步驟。
第一練套路
第二運氣
第三練用法,練拳時無人如有人一樣,這樣去,這樣來;
但開始千萬不要這樣練,開始時套路不熟,氣不通,顧此失彼
如果這樣光顧肢體,身體趕不上,行不通,反而有害。

學拳要有耐心,剛開始時輕鬆一點,幾個動作作好就很好
進一步再思考怎麼貫通,進二步打熟練,不思而戰,自然會用法,會套上去。
另外用法只要理得對,不教也會,理不對講也沒用。
這怎麼說呢?
對方進攻時,沒時間去想用那一招怎麼破
想往往是來不及了,但身體記得,練得準確,自然反應才好用
用法重不重要?不重要,如果練得對,身體自然了解
練到一個程度,了解一下有幫助
而只要運動規則掌握準確,自然反應會更好。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陳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 – 第一層功夫 – 陳小旺大師

節錄自陳小旺大師著 中國陳氏太極拳

學習太極拳從開始到成功,可分為五個階段,也稱作五層功夫。
每層功夫都有一定的客觀標誌,表現功夫現有的水平,第五層功夫為最佳。
現將每一層功夫在練習中達到的標準和技擊表現作如下介紹,目的是使廣大太極拳愛好者了解自己現有水平,知道還應進一步學習那些東西,以利一步一步地進行深造。

第一層功夫

五層功夫-第一層

練習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虛領頂勁、鬆肩沉肘、含胸塌腰、開胯屈膝,達到心氣下降、氣沉丹田。
而初學者一下不可能掌握這些要領,但應按照逐式要求的方向、角度、位置、手足運行的路線等進行練習。
因此,這一階段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不必過於強調,適當地簡化。如:對頭和上體要求虛領頂勁、含胸塌腰,第一層功夫只要求頭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前俯後仰、左右歪斜即可。

這和初學寫字一樣,只要筆畫對就行。但練拳時,從肢體上來看,動作僵硬外剛內空,有猛打、猛冲、猛起、猛落,有斷勁、頂勁,系正常現象,只要堅持每天認真練習,一般有半年時間即可熟練拳架,並且隨著動作質量的提高,將會逐漸引起內氣在肢體上的活動,即達到以外型引動內氣的階段,由招熟而逐漸懂勁的過程,為第一層功夫。

第一層功夫在技擊方面達到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由於動作不夠協調,運動不成體系,姿勢達不到標準,存在著僵勁、斷勁、丟勁、頂勁,拳架上有凹凸缺陷處,內氣僅有感覺,不能一氣貫通,發出來的勁,不是起於腳跟行於腿,主宰於腰,而是一節飛躍到另一節的零斷勁。
所以第一層功夫練拳適應不了技擊。如與不會練武者較量,尚有一定靈活性,雖用不巧,但知道引進落空,有時偶然把對方發出,自己卻難以保持身體的平衡。所以稱為”一陰九陽根頭棍”。

何為陰陽?
按練習太極拳來說:虛為陰,實為陽;合為陰,開為陽;柔為陰,剛為陽。
陰與陽是對立的統一,缺一不可,二者又可以互相轉化,把二者按十分計算,練到陰陽相等,即為五陰五陽,這也是練太極拳的成功標準。

第一層功夫”一陰九陽”剛多柔少,陰陽很不平衡,不能做到剛柔相濟,運用自如。
所以,在第一層功夫期間,對逐勢的技擊含意不必追求。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2016年教學花絮

–2016年度–
企業教學 : Panasonic 台灣松下
%e6%9d%be%e4%b8%8b

新北分會 – 基礎練習
永安開班 20160412
新北分會 – 基礎練習新莊新泰
新北分會 – 進階練習
%e5%9b%9b%e7%b6%ad%e9%96%8b%e7%8f%ad-%e7%80%9a%e8%b3%a2%e6%95%99%e7%b7%b4-20161012
新北分會 – 基礎練習
板橋 - 和平160425

國民運動中心
中正運動中心
2016板橋運動中心
2016%e6%96%87%e5%b1%b1%e9%81%8b%e5%8b%95%e4%b8%ad%e5%bf%83
%e6%9d%bf%e9%81%8b2016-11
2016%e5%a4%a7%e5%90%8c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練習地點 – 新莊新泰公園活動中心

新莊新泰公園活動中心

新莊新泰公園活動中心
地址 : 新莊市建中街116巷3弄2號 樓層B1
(捷運新莊站步行約12分鐘)
新泰活動中心

周邊畫有機車停車格及Ubike
新泰活動中心-1

公 車:
新泰國小站-免費接駁車-新莊
福營線
615三重客運
618首都客運
材試所站:299三重客運、公西-北門三重客運、公西-板橋三重客運下車後往公園一路(步行至新泰公園旁約10分鐘)
停車場:新泰路停車場(Times 24H)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以心行氣 以氣運身

陳小旺師父2016-1

2016/01/15 謝尚軒

太極拳的氣是怎麼運行的?如何運用?
首先~
我們利用身體的外形的動作來引導內氣
例如纏絲功,手掌轉向外時大姆指領先,就好像電開關打開一樣,氣由丹田往外(手)走
手掌轉向內時小指往裡走像電開關關閉一樣,氣由手回到丹田
但光手掌的螺旋轉動就能引動內氣嗎?
其實種點在於符合太極拳的運動規律
運動規律只有一個,以丹田為核心,一動全動,節節貫串,一氣貫通
運動規律有三種運動的形式
一、丹田上下旋轉,就像起式時胸腰的折疊運化
二,丹田左右旋轉,如運手時丹田左右的旋轉
三,換勁時丹田同時進行前後左右旋轉
不管什麼動作其實都脫離不了這三種運動形式重點在於必須滿足以丹田為核心

內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
由外面的動作引動內氣,外形的誤差大,內氣的誤差就大
外形的動作誤差縮小到一定程度,內氣越容易貫通
內氣可以貫通,就能以心行氣,越能掌握且運用自如達到一氣貫通、隨心所欲、不思而戰
即能達到以氣運身的境界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練習教室 – 江子翠永安公園活動中心

乾淨舒適而優良的環境( 舒適明亮寬敞的空間 , 飲水機、廁所皆具備)

新北市板橋區永安公園市民活動中心
地址 : 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一段25號 ( 位於萬板路與縣民大道交叉口 )
由江子翠捷運站3號出口出站後沿雙十路往中和方向步行約11分鐘
永安公園運動中心

公車站牌 : 永安公園站
公車班次 : 231 . 793 . 藍31

永安公園 - 231
永安公園 - 793
永安公園 - 藍31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