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

何謂雙重                                                                                                     謝尚軒 2017/05/16
陳小旺大師不只一次在培訓中公開向學員們解釋雙重
從這點可以看出雙重是太極拳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也是太極拳經典容易被從字面上被誤解的一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到底什麼是雙重呢?
很多人的認知,雙重就是身體的重量平均落在雙腿。
事實上我也聽過不少太極拳的拳友也是這麼解釋的。
感覺大多數人對於雙重的理解多少有些誤解,幾乎很少聽到比較正確的解釋。
而這樣的誤解似乎是大家直接從字面上去解釋所造成的。

其實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大家會有這樣的誤解。
在拳經上的紀載是:數年純功,不能化勁,雙重之病未悟耳。
大概的意思是練再多年的拳,即便再認真,在勁力的理解或體用上有阻礙,問題就
在於對於雙重的問題沒有理解或是解決,練拳再長再久也是白練。
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練拳才能有長進。

我們先要理解一點,在古代白話文不是主流時代,主流的文言文著作沒有標點符號的,在文章用語上較為精簡需要意會。
剛開始學習的前幾年小朋友是要先跟著私塾老師不斷的念誦來學習文章音韻斷句,慢慢的通過不同階段的訓練才能懂怎麼去理解古文。
尤其古文專業詞彙無法以一般的認知理解,就像是雙重這樣的太極拳專用字彙,並不能以平常的字義或是認知來解釋。

大家想想如果這樣是雙重的話,那我們在預備式或是起勢兩腳一站就已經犯了雙重的錯誤了。
站樁就更不用說在這樣的解釋下也是犯了雙重的錯誤。
而且在行架的時候每次左右腿重心轉移的時候都會經過一次雙重。
拳練一趟下來,不知發生了多少次雙重的問題。

雙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雙重的重點在於“重”字。
這裡的“重”並不是指輕重的重,而是帶有“滯澀”的意涵,沉重不靈活的意思。
所以雙重的意思應該理解為活動滯澀,身體重心及動作不能靈活運化,失去了身體的中正、失去了丹田核心及靈活的反應。
在動作中,隨時都可能發生雙重。

到底要如何避免雙重呢?
簡單來說身體各部位動作到位、方向到位,保持丹田核心。
比如推手,被對方破壞了身體結構的完整失去了丹田核心,無法流暢的轉化,這就是雙重。
但如果能夠保持丹田核心,能順利的轉化對方的進攻,那就不是雙重。
甚至同時攻擊後發先至連消帶打,取得致勝的先機。

就這幾個字說得好像很簡單,可是要怎麼做?
透過每次每次老師的指導,經過正確的練習,練習如何正確,修正我們無意識的身體傾斜、腰胯頂起等動作上的誤差,強健了身體的素質,使我們能較順利的控制我們身體的活動,確保以丹田為身體動作的核心,就能避免發生雙重的問題。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陈小旺告誡弟子书

近日武術界發生散打以及太極之爭議
陳氏太極拳掌門陳小旺大師今日對弟子及各學員做出以下講話

<陈小旺告弟子书>

诸弟子:

连日来,社会人士徐某某污秽中华传统武术的事件,被抄得沸拂扬扬。这一违背中华武德和修为的拙劣行径,激起了全国千万习武爱武敬武尚武人众的极大愤慨。全国武协5月3日也发表了严正声明,“约架”行为有违武德,涉嫌违法,对此应坚决反对。

对徐某某污秽中华传统武术的粗蛮行为,诸弟子要泰然处之,不要为小人动容,不可为炒作助力。我作为太极宗人,对弟子,有些话不得不说:陈氏太极拳自宗祖陈王廷至今已四百多年,四个多世纪以来,陈家沟太极拳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民族保留较为完善的国术,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武德之本。陈家沟太极拳继承人系统继承了先辈们伟大的家族基业,为陈家沟,为中国,为世界人民留下宝贵的民族体育武术技术和精神财富,并造福了全人类社会,给许多同胞及国际友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音。同时,中华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

师父告诫你们第一句话是:武以修德,德以修心。

习太极拳先修心!也不仅太极拳如此,中华传统武术在告别冷兵器时代以后,也多以为大众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为基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涵而传承下来,并广泛植身于百姓之中。习武之士不以武恃强是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所在,习武不可舍本取末。

师父告诫你们第二句话是:牛二当街,杨志屈连。

在《水浒传》中,有一则故事,汴梁泼皮牛二,当街无赖,杨志气愤不过立斩牛二。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别有用心,又持赖为恐的人,理智的控制行为,是我们习武之人的德行所在,不能被所谓的“挑战”而用不理性的行为反击。

师父告诫你们第三句话是:习武为众,强心强身。

中华传统武术是武术根本和源头,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面和社会影响力,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最广泛和坚实的基础。

目前以徐某某为首的一些人,以武术打假为名,数次在网络上指名道姓谩骂陈家沟代表性人物,大骂造假,鼓动不明真相的人大肆爆料些可笑的所谓料。为此,我告诉诸位弟子,污秽中华传统武术的人要承担污秽中华传统武术的责任。这种粗蛮行为,也一定会让有武德之士所不耻。武术有武术德行,比武有比武的赛事,奥运会有拳击,全运会有中华传统武术比赛。这种如汴梁牛二的“约架”、“叫嚣”是与时代不符的,也是现代人不可为的,我们要向真正地捍卫民族体育的英雄好汉致敬,向中外一切爱好人类文明的朋友们敬礼 。对为一己之私抹黑合法公民,以打假为名变相否定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外敌对势力狼狈为奸,扰乱社会秩序与治安,打架斗殴(约架)如徐某某之流嗤之以鼻,唾而弃之,并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力。

我相信,诸弟子一定会从中华传统武术的根本出发,看清一些人的嘴脸,不忘习武初心,弘扬正气,遵纪守法,勤学苦练,修身修德,把太极拳这一中华传统武术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发扬光大!

师父陈小旺于2017年5月5日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謝教練於4/28-5/3赴杭州參加陳小旺老師培訓同時擔任教學助教並於晚宴受邀表演

開課前由班長邀請助教團隊上台,並向學員們一一介紹
培訓過程中助教團協助陳小旺老師以及在小旺老師指導下謝教練作為後面排頭領拳練習
[培訓插曲] 在杭州西湖分會宴請學員晚宴上 , 新北分會謝教練很榮幸受邀上台表演(點按可連結影片)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拍攝採訪及表演花絮

~表演花絮~

2020/08/30 高雄市太極八卦掌錦標賽開幕式


2020年元旦謝會長於總會2020年元旦聯歡晚會表演-1

2020年元旦謝會長於總會2020年元旦聯歡晚會表演-2

2019年10月謝會長於陳家溝陳小旺宗師表準化考核活動前表演

2019.09 謝尚軒會長於新北市健康活力太極拳研究協會會員大會上展演

2019 陳小旺太極拳分會長深度培訓於九峰山拍攝展演影片

2019 陳小旺太極拳分會長深度培訓於九峰山拍攝展演影片

2019.06謝尚軒會長隨同陳小旺宗師西澳之行於伯斯伊莉莎白港展演

2019.06謝尚軒會長隨同陳小旺宗師西澳之行於伯斯大學展演

2019.06謝尚軒會長隨同陳小旺宗師西澳之行於伯斯體育館VIP Room展演

2019.05 於陳小旺宗師五一培訓晚會表驗(陳家溝)

20181230 東海太極拳學社評審及展演(影片連結請點我)

2018.10於太極發源地陳家溝陳小旺宗師網絡平台啟動儀式上表演,謝會長於左5 (影片連結請點我)

2018.09於日本神戶陳小旺宗師培訓班表演

2018 於長沙陳小旺公益講座表演

2018 於惠州元旦班晚宴表演

2017三亞第二屆世界太極文化節謝尚軒會長跟隨陳小旺大師於閉幕式壓軸表演

2017三亞第二屆世界太極文化節謝尚軒會長於菁英演武會表演-1

2017三亞第二屆世界太極文化節謝尚軒會長於菁英演武會表演-2

2017 陳小旺大師生日宴會為師父陳小旺大師表演祝壽

2017 參加杭州西湖分會培訓時晚會時受邀表演之片段

~拍攝採訪花絮~

2019.05 跟隨宗師拍攝影片於太極拳博物館前(謝會長於右下圖右一)

2019.05 於陳家溝接受當地媒體採訪

2018.10接受河南溫縣電視台採訪於陳家溝

2018.10於陳家溝太極祖祠跟隨陳小旺宗師及陳小星大師拍攝眾人太極展演

2018/02 跟隨陳小旺宗師拍攝太極推廣影片 – 於德國柏林 (同時拍攝名家有太極禪-王占海….等大師)

2017大同運動中心雙月刊 – 謝會長介紹

2014/10 隨同陳小旺宗師拍攝太極的江湖 – 於陳家溝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三月.四月新開班訊息公告-

– 新北分會三月.四月新開班訊息 –

招生對象:不限男女老幼, 沒有性別及年齡的限制
.            (身心狀態正常能獨立完成學習課程者)

●週二夜間班 3/21開課 – 板橋江子翠永安公園
課程:老架一路(上)
時間:PM19:00~20:50
地點:新北市板橋區永安公園市民活動中心
.        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一段25號 ( 位於萬板路與縣民大道交叉口 )
.        由江子翠捷運站3號出口出站後沿雙十路往中和方向步行約11分鐘
課程日期:

●週三夜間班 4/5開課 – 新莊新泰公園
課程:老架一路(上)
時間:PM18:30~20:20
地點:新莊新泰公園活動中心
.        新莊市建中街116巷3弄2號 樓層B1
.        捷運新莊站步行約12分鐘
課程日期:

●週日日間班 4/23開課 – 板橋重慶和平公園
課程:三十八式
時間:AM08:30~10:20
地點:新北市板橋和平公園市民活動中心
.        新北市板橋區重慶路355號2樓
課程日期:

歡迎對太極拳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打拳
報名聯絡方式:
謝教練 0926-911-001
E-mail: chentaiji001@gmail.com
LINE : Chen-taiji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陳小旺大師親自授牌

在2016年元旦取得到總會授權成立新北分會後的一年
今年元旦培訓,在鄭州許多師兄姐的見證下得到掌門人師父陳小旺親自的提字與授牌
感覺肩負著更重大的責任了
加油~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2017年教學花絮

–2017年度–

2017 企業教學 – 台灣松下集團

2017 新北分會 – 進階練習

2017 新北分會 – 基礎練習

2017 新北分會 – 基礎練習

2017 大同運動中心

2017 板橋運動中心

2017 中正運動中心

2017 北教大泳健館

2017 板橋運動中心-2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會務公告 – 部份時段及課程調整

分會成立前後已近兩年
會長一直不斷檢討課程安排是否適妥
希望找出能延續學員熱情及適當教學強度的課程安排
在考量場地及其他各方面因素後做出以下兩點調整:

1.原週三四維公園活動中心夜間班(黃瀚賢教練)時間及場地變更
 新調整內容如下:
時間 : 改為每週六上午 08:30-10:00 (2/11新開課)


場地 : 江子翠永安公園活動中心(點擊連結場地位置說明)

2.課程安排調整如下:
原班別分為基礎班及進階班
新課程安排將基礎班併入進階班,所以每堂課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每次上課總時長由原先1.5小時再增加20分鐘
 導入時間 : 由2017/3以後新開班開始導入

以上聯絡,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我們新北分會
謝謝大家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太極拳對於身體的影響

2016.08.02 謝尚軒
賀:謝會長本篇文章被收錄於總會網站(按我連結)

首先,我必須要先說太極拳並不是什麼神奇的仙術。
不是什麼問題只要練太極都能馬上痊癒。
這麼說貌似在跟大家說太極拳練了沒什麼用。
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練太極拳持之以恆是很重要的。
學太極拳沒有在年齡、性別、人種、時間、器材、場地上的限制,經濟方便。
在注意的情況下不至於造成運動傷害、沒有競速性及接觸性、單獨運動或團體練習都行、男女老少皆宜。
但重點是先能形成了興趣再來談持之以恆及日積月累。
接下來我們儘量以科學的方式來解釋說明太極拳對於身體的影響。

●腦:
曾經有前輩說過太極拳其實就是在訓練大腦。
太極拳的練習方法及要求有利於增加身體動作的控制、調節以及要記住各個不同的動作、應用,對於活化大腦細胞是很有幫助的。
可以刺激大腦神經系統活化,促進更多的神經連結,腦部神經的連結增加再加上太極拳能產生類似有氧運動的效果大腦也會因此變得更年輕。

另外,太極拳的練習增加大腦對於身體的支配性與平衡能力。
在決策和注意力相關的部分也表現出更好的連通性和其他層面健康度的改進,對於大腦來說是個很好的訓練。

●神經系統:
人體的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就好比太極中的陰陽。
交感神經是促進性的(陽/興奮),當我們感受壓力、危險時,身體就會啟動相關必要的機能,例如: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呼吸變快、體溫增高,讓人體保持警覺、提高專注力,達到可積極應變的狀態。
副交感神經是抑制性的(陰/舒緩),負責讓人體鬆弛休息、保存體力、促進消化、睡眠啟動等。
太極拳在於臨床上的短期效應是提升副交感神經的活性,並使得交感神經的活性下降借由調整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平衡能力,使之趨向於降低交感感神經活性。
以簡單的方法來形容,交感神經像是汽車的油門、副交感神經就像煞車。
副交感神經活性在各種生理及病理情況會下降:如老化、急性 心肌梗塞、糖尿病、慢性腎衰竭以及充血性心臟疾病。
而交感或副交感神經長時間過於亢奮或抑制時,有時也可是造成成身心方面疾病的因素。

所以在練習太極拳時,透過每日/每次的練習來達到大腦及精神安定平衡的要求,使大腦逐漸冷靜/安靜下來(慢慢的煞車~),使之獲得充分休息修複和改善高級神經中樞的功能。
進而達到身心的安定平衡。

●血液/新陳代謝:
太極拳的練習深長的腹式呼吸,緩而不喘的運動方式有助於提升血液中含氧量,提升人體細胞組織對氧的利用率,既能增加動脈内的血流量和供養(氧)量,增加淋巴的流動,又能加速有害物質的排出,這能有效地改善身體細胞的營養,提高免疫力改善內分泌,提升全身系統的機能。
丹田的運轉促進橫膈膜的運動間接對於內臟及淋巴按摩,對於腸胃消化也有很好的幫助及效果。

另外,幹細胞是身體最重要的基礎細胞,負責組織修補與增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幹細胞數量多少,代表血液循環與造血功能好不好。平常幹細胞多停留在脊髓,必須經過運動才會跑到組織周邊成為周邊幹細胞。
幹細胞數量越多,代表細胞能力越強大,人體系統功能也會越完善。
經過追蹤發現,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以增加幹細胞數量。

●心肺功能:
深長的腹式呼吸增加了肺活量及氣血循環。
由於練習太極拳時身體的放鬆及運勁,使肌肉有張有馳,血管也隨肌肉的運動縮放,幫助血流,同時也減輕了心臟的負擔幫助血壓的下降。
而血管也因為得到了按摩,增加了心血管的耐力。
同時,太極拳緩慢的律動有助於紓壓及情緒上的平穩,控制並協調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減少了大腦皮層對不良刺激的反應,從情緒緩和的層面達到了降低血壓的作用。

●骨/肌肉/關節:
其實太極拳很難完全歸類在有氧或無氧運動中的哪一項。
這其實要看練習者所練習的項目及強度,所以我比較認為太極拳其實是複合性的武術運動。
-有氧運動(強度一般) – 提升心肺耐力
-無氧運動(強度強) – 提升肌耐力/肌肉生長緊實
如陳小旺大師所提倡太極拳心法”以丹田為核心,一動全動,節節貫穿,一氣貫通”
在外型上陳氏太極拳以丹田為核心上下相隨的練習使全身各部肌肉群和肌肉纖維都能一起協調的動作,增加協調性。
螺旋纏繞的纏絲動作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反復地纏繞絞轉,使肌肉質量上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使肌肉獲得強化勻稱豐滿、柔韌而富有彈性,在耐力及靈活度上都獲得很好的提升,進而增加筋骨的韌性及延展。
對於骨骼方面太極拳無論在較陽剛的發勁震腳、竄蹦跳躍,或是較緩和的動作上在強化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及保持骨頭彈性都有著很好的效果。
另外在身體型態的調整及筋骨的柔軟性及靈活性上也有很大的幫助。

●情緒/生活品質:
太極拳在情緒調節上有很顯著的效果。
長期練習太極拳能讓人的全身放鬆,內心清靜。
對於拳本身的專注在精神層面上可以達到一種放空,一種洗滌。
打完太極拳之後會產生令人放鬆、舒服的感覺,這可以從心跳速率與收縮壓有意義地下降得到證實。

在精神層面亦可增加幸福感、自我價值感,可以有效降低焦慮、緊張、憂鬱和情緒 障礙,壓力及精神疾病的預防。
睡眠習慣也因為太極拳可以緩和的練習(不至於太亢奮)可以獲得改善。

很慶幸太極拳是如此有效的方便法門可以讓緊張忙碌的現代人,充份獲得身心靈的保健,達到維持健康、提升氣質。
透過太極文化的薰陶及行為的修養,能提高身體和心理及社會的健康程度。
精神健康了有了太極拳這樣的興趣來調劑生活,老化自然延緩,生活品質自然得到提升。
祝福大家。

參考資料:

中國醫藥大學研究發展處暨附設醫院醫學研究部電子報 

紐約時報中文網 – Ask Well: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Tai Chi?

華人健康網 – 每週打3次太極拳中老年人增進腦功能

財團法人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 — 太極拳運動前後心率變異度的頻譜分析 —

北醫健康快遞 – 提昇免疫力-DIY

康健雜誌 – 20分鐘壓力 壓垮免疫系統3天

國立體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 太極拳運動對骨質疏鬆症影響之研究

國立體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 太極拳運動對骨密度,免疫球蛋白A及白血球吞噬作用的影響

長庚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 – 太極拳訓練對老年人心肺及皮膚微循環功能的影響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

陳小旺太極拳十大要論

陳小旺太極拳十大要論 徐海亮
(此文發表在2016年《中華武術》第四期)

陳小旺大師, 1945年出生於陳氏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氏第十九世、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國際太極拳大師、中國武術九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990年陳小旺大師移民澳大利亞,創建“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並開始在世界各地傳授太極拳,至今海外弟子已超過三十萬,對太極拳和中國文化在海外推廣所做出了巨大貢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央電視台等單位聯合評定為 “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2013年度十大人物”。陳小旺大師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刻苦練習和精心傳授,無論在太極拳技術,還是在太極拳理論都已經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他的太極拳學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體系,這個體系完整而獨特,對太極拳的多個方面進行了較為權威的論述,歸納起來陳小旺太極拳體系有以下十大要論:

陳小旺太極拳第一大要論:要把太極拳轉入科學化
要把太極拳轉入科學化是陳小旺大師提出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觀點,指明了太極拳發展和研究的方向。
在過去的太極拳發展進程中,人們對於太極拳的認識都是比較模糊的,覺得太極拳很神秘。陳小旺大師指出:“所謂神秘的東西就是裡面沒有搞清楚,又有特種效果的地方。太極拳就是這樣,能把人打出去,又能健康長壽,裡面是什麼東西,很多人搞不清楚。那就變成神秘了。如果我們把裡面搞清楚了,系統起來那就是科學。我就是要把太極拳轉入科學,往前推進一步。”基於這種理念,陳小旺大師的理論擺脫了套用過去一些傳統拳論中玄乎其神、人雲亦雲的習慣,從具體的技術、具體的內容出發,運用運動學、生理學、中醫學、經絡學、力學、心理學、哲學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來解釋論述太極拳,這樣就能夠使人們有憑有據、通俗易懂地了解太極拳、認識太極拳。這種了解和認識是深入淺出的、是易於接受的、是科學的。把太極拳轉入科學化觀點的提出,也為太極拳進行深度科學化研究提出了具體方向。

陳小旺太極拳第二大要論:練習太極拳正確的指導思想是要先健身然後才是增長功夫
陳小旺大師明確指出練習太極拳要先健身然後才是增長功夫。練功是以身體為基礎的,第一是培養身體,要把身體練得健康。就像做生意一樣,生意需要本錢,身體就是練功的本錢,如果把身體練得傷痕累累,那就等於把本錢賠進去了。所以練習太極拳首先要想把身體練得健康,培其根則枝葉繁茂,潤其源則流脈之長。只有身體好了才有可能把功夫練好。練習太極拳要依據自己當時的身體條件決定運動量的大小,不能盲目追求增長功夫而忽視運動量的合理性和鍛煉過程的科學性。有些人只是為了所謂的增長功夫,不注意自身情況,把自己練得傷痕累累,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學的,更是得不償失的。這是我們應該避免的。

陳小旺太極第三大要論:練習太極拳的核心內容是修身養性並要不斷減小誤差
學習太極拳要練習什麼?這對於太極拳愛好者來說,聽起來好像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但這確實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大多數人會說學太極拳就是練套路、練招式、練內勁、練推手、練實戰等等。但這是不全面的。陳小旺大師對學習太極拳要練習什麼做了全面而明確的詮釋:練習太極拳,練身是一半,練心是一半,結合起來我們叫做“修身養性”。 我們把不合乎太極拳運動體系的動作叫做誤差。通過不斷練習,逐漸縮小運動當中的誤差,精確運動體系,叫做“修身”。我們練習太極拳技術的同時,在生活當中要注重心理方面的修煉,身體健康可以影響心理健康。同樣,心理疾病會影響身體健康,身體疾病又會影響心理平衡,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只是鍛煉身體,心裡如果總是想不開,就會失去平衡,這也是不科學的,我們要用陰陽哲學思想來武裝頭腦,把不利的部分有序的轉動起來,心理就不會失去平衡,減少心理上的誤差叫做“養性”。學習技術以“修身”、調節心理以“養性”,兩者缺一不可,同時還要不斷地減少動作誤差和心理的誤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技術水平、提高心理健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們學練太極拳的真正目的。

陳小旺太極拳第四大要論:練習太極拳就是要建立以丹田為核心一動全動節節貫穿的運動體系
在過去的一些太極拳理論當中,常常能看到意守丹田、氣沉丹田的說法,甚至有丹田內轉的論述,但是都沒有陳小旺大師的觀點具體。陳小旺大師認為太極拳雖然千變萬化,有各種不同的套路、器械、推手,也有很多變化,但只有一個核心,那就是丹田。他指出:練習太極拳就是要建立以丹田為核心,一動全動,節節貫穿,一氣貫通的運動體系。一方面,太極拳的動作要領中要求的松胯、圓襠、含胸、塌腰、開胯、屈膝,頭往上頂等等,都是為了符合以丹田為核心的這個要求。全身各部位做到位了,丹田的核心地位就自然形成了。另一方面,丹田的核心地位確立以後,反過來丹田的旋轉運動又能帶動身體各部位的同時運動,運用丹田帶動全身一動全動,勁力節節貫穿,就形成了以丹田為核心的整體的螺旋纏絲運動體系,這樣就形成了太極拳的運動體系,這就是太極拳的運動規律。練拳的真正目的不是僅僅練拳,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找到、抓住太極拳的運動規律,全身通過遵循這一個運動規律形成一個運動體系。我們練拳是一個手段,目的就是為了達到這個運動體系。抓住這個運動規律,自然就可以構建起這個運動體系。在學練太極拳過程中,通過練習動作努力形成和完善以丹田為核心運動體系,逐漸減少運動誤差,是提高太極拳水平的關鍵。

陳小旺太極拳第五大要論:太極拳有三種不同的運動形式
太極拳的外在表現技法是極其豐富的,招法變幻多端,不僅僅有武術中常見的踢打摔拿,還有其特有的八種勁力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實戰方式,從表面上來看,太極拳的運動形式是很難理解的。陳小旺大師經過多年練習和研究總結,透過現像看本質,他總結概括出了太極拳的三種運動方式:第一種運動形式是丹田左右旋轉的運動方式。丹田左右形成了軀干的纏絲,軀干的纏絲影響到肩、肘、手,肩、肘、手,形成纏絲。這樣就形成了丹田、軀干、肩、肘、手的纏絲,丹田旋轉影響胯、膝、踝,腳和上肢動作一樣,丹田、髖、膝、踝形成下肢的纏絲。最後形成了以丹田為核心的全身一動全動的旋轉纏絲的運動體系。第二種運動形式是丹田的前後旋轉,由前往後或由後往前的胸腰折疊運化,只是前後旋轉,帶動上下,雖然運動形式不同,但是以丹田為核心這個運動體系不變。第三種運動形式是丹田既有前後、又有左右的旋轉,是介於第一種運動形式和第二種運動形式之間是兼而有之的斜向或是混合一體的運動形式,它不是丹田單獨的左右旋轉、或是丹田單獨的前後或後前旋轉,而是既有前後又有左右的運動方式。太極拳的動作往往同時含有三種運動形式,只是所占比例不同。這三種運動形式都是以丹田為核心的,丹田運轉形成身體的整體螺旋纏絲運動形式,這是太極拳的運動規律。通過陳小旺大師對太極拳三種運動形式的精准概括性的闡述,我們對於太極拳運動形式的認知和理解就更加簡單和容易了。

陳小旺太極拳第六大要論:練習太極拳需要經歷兩個階段
練習太極拳需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外形動作引動內氣的階段;第二階段是以內氣催外形的階段。動作和內氣是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的,外形動作可以導致內氣活動,內氣活動又能催動外形。初學時,在定勢時掌握陳氏太極拳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要求,能使“心氣下降,氣沉丹田”。運動時再按照太極拳的運動規律及其對身法的具體要求進行練習,以腰為軸節節貫串,可以引導內氣出入丹田。外形引動內氣必然有相當大的誤差,但是只要你首先明確運動規律,你就能認識到有誤差的存在,一遍一遍地練習,就可以縮小自己的誤差。動作基本協調以後,內氣能夠貫通,內氣的流量加大到了一定程度,運動質量就會產生變化,以內導外,內氣不動外形皆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由外到內變成了由內到外,功夫不斷累積,運動就會產生質的變化,即從以外形引內氣階段過渡到以內氣催外形的階段。內氣貫通使肢體成為系統的運動體系,一處動百骸皆隨,一處靜全體皆靜。在此基礎上繼續下功夫鞏固其運動體系,使其在任何干擾下,都能順應客觀條件的變化,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陳小旺太極拳第七大要論是:掌握太極拳的用法需要三個步驟
掌握太極拳的用法是太極拳練習者所追求的一個主要目標,但是要想真正掌握太極拳的用法是不能急於求成的,需要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用意動作。初練太極拳的時候,千萬不要追求太多用法,如果追求太多用法,身法不協調,必然是顧此失彼。剛開始的階段要注意技術要領、運動路線、手腳運行的方向,要努力把套路練習的准確。從盤架子開始,把一個套路熟練,慢慢地反復重復練習,運用緩和的動作可以帶動內氣的運行。第二個步驟是用意氣的貫通。在這個過程中認真地一遍一遍地練習動作,主要是要尋求運動規律,縮小運動當中的誤差,達到一氣貫通,內氣的流量就會逐漸加大。第三個步驟是意在用法,講究用法。經過前兩個步驟,只要准確地掌握了運動規則,練到一個程度,用法會達到不思而待,自然會用法。練得准確,身體記得,自然反應才好用。練拳時候無人如有人,遇敵時,自然反應,就會有人如無人。

陳小旺太極拳第八大要論:身體各部位是否能支持丹田這個核心是評價太極拳動作正確與否的基本標准
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我們的動作要符合頭往上領、含胸、塌腰、屈膝、松胯、圓襠等各項要求。這些的要求都是為了一點:那就是身體的各個部位要支持丹田。動作做的對了,就會形成丹田這個核心,勁力就會逐漸貫通全體,練拳時氣就跟著動作運行。如果動作不能支持丹田這個核心,就說明動作不對,動作就是存在比較大的誤差,就會影響到健身效果和功夫的增長。練習太極拳就是要我們堅持那些正確的要求反復地練習,讓身體各部位的動作支持丹田、縮小運動中的誤差、形成以丹田為核心的運動體系。

陳小旺太極拳第九大要論:太極拳功夫可以分為五個層次
練習太極拳必須循序漸進,一層一層由淺入深。從學習太極拳的第一個動作開始,一直到成功,共分五層功夫。每層功夫標志著練拳者功夫的深淺程度和水平的高低。第一層功夫是學習第一個式子開始,一招一式,按照招式要求的方向、角度、位置、手腳運行的方向等外形的姿勢與動作進行練習,就是要把拳架練熟,並且隨著鍛煉質量的提高,逐漸引起內氣在肢體內活動,就是以外引行內氣的過程,也就是從第一層功夫進入第二層功夫的分界線,這就是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第二層功夫的任務,是進一步去掉在練拳時身手內外產生的僵勁和拙力,使身手內外協調一致,達到周身相隨節節貫串,內氣按拳架姿勢的要求有規律地在體內裡運行,達到一氣貫通。第三層功夫掌握了練習太極拳的內外要求和運動規律,有了自我糾正的能力,一舉一動先用意而後動形,也就是在大腦支配下進行意氣運動。在練習太極拳時,肢體動作是意的外部表現,隱於內的是內氣活動的過程,顯於外的則是神態和外氣的動蕩表現,內氣可由內發之於外,也可以由外斂之於內。有了對動作的熟練掌握,然後就要進一步追求技擊的方法,明確逐勢的技擊含義,可以加大運動量,還要抖大杆子,練習刀、槍、劍、棍等器械和單勢發勁動作,同時還要多練推手。第四層功夫是由中圈而小圈階段。練到了第四層功夫要對具體練習的方法,動作要領,逐勢的技擊含義注意事項以及逐勢的內氣運行,呼吸與動作配合等皆完全掌握,在練習太極拳時,需要有臨敵之意。在練拳時假設周圍都是敵人,在意識的指揮下,皆有中氣收放,宰乎其中,對周圍假設性的敵人進行激烈的戰鬥。所以說:“練拳時無人如有人”。真正遇敵交戰,要做到膽愈大、心愈細,“有人如無人”。第五層功夫是由小圈而無圈,也就是由有形歸無跡的階段。練到第五層功夫,內勁十分充足,動作又非常活順,一動一靜俱渾然。在技擊方面達到內有虛實變換,剛柔相濟,一舉一動,陰陽皆能調節平衡,八面支撐,周身處處皆太極的高級境界。

陳小旺太極拳第十大要論:掌握練功方法抓住運動規律太極拳就不會失傳
太極拳的功夫是可以流失的,練拳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不堅持鍛煉提高,功夫會流失,套路也會忘記,但都不能說是真正的失傳。在太極拳方面要看練功方法,要看能不能抓住練功的運動規律,如果這個練功的方法沒有了,找不到太極拳的運動規律,盡管每個套路都記得很准確,刀槍劍都會練,但單練花架子,出不了真功夫,那也叫失傳了。練拳的真正目的不是僅僅練拳,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找到、抓住太極拳的運動規律,全身通過遵循這一個運動規律形成一個運動體系,這樣才能出真功夫,所以說掌握了這個練功方法,這個運動規律不失傳,太極拳就不會失傳。

陳小旺大師對於太極拳的十大要論,整體上形成了陳小旺太極拳學體系的框架結構,加之他對練習太極拳的諸多方面都有全面而具體的論述,使他的太極拳體系豐富而充實,為太極拳愛好者學習太極拳提供了具體和明確的參考。可以說,陳小旺太極拳拳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創立,是太極拳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為更好地學習和研究太極拳開創了新格局和新思路。
(此文發表在2016年《中華武術》第四期)

Share Button

臉書粉絲團留言

則留言